年初,陕西省曾提出山川秀美工程,“陕南种树,关中养花,陕北植草”,好一幅美景展示。与此同时,陕西作为全国第三大水果产区,今春在沙尘暴侵袭期间,大批经济果林被人为砍伐,昔日的绿坡再次成为荒山。
就拿我家来说,有十亩荒坡地的果园,去年病虫害严重,毛收入只有2600元。别说投资、劳动力投入,光特产税就交了1200元,一打算盘,净赔3万元。今年沙尘暴疯狂之际,正是果树受粉期,座果率极低,这意味着今年不但要白养一年果树,而且还要上交几千元税收。更令人气愤的是,中央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当地乡政府这里成了一纸空文。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树多长一年农民要背负几万元的债务。
在这里我想说:在批评农民“目光短浅,不顾子孙时”,别忘了在生存都成为问题时,谁还指望能泽及子孙。
当第七次沙尘暴再次侵袭黄土高原时,我手提着利斧面对着全家人几年辛苦的果林什么滋味都有,看着那一棵棵绿树倒下,我只有一个理由为自己开脱:刮几场沙尘暴,我还能忍受,要是再背上几万元债务,那我和我的全家都受不了。
说到底,毁林者在某种程度上,只是当地政府消极政策所产生负面影响的执行者。
(《中国青年报》2000.5.19刘毓川文)